纺织品抗真菌性能检测是一项评估纺织品对真菌侵害抵抗力的专业测试,旨在确保纺织品在长时间使用中能够保持卫生和耐用性,防止真菌引起的损害。
纺织品抗真菌性能检测的主要目的是:
1、评估纺织品对真菌侵害的抵抗力,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受到真菌侵害。
2、确保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防止细菌和真菌的生长,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3、满足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保证纺织品质量。
4、为纺织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有效的质量控制和选购参考。
纺织品抗真菌性能检测主要通过以下原理进行:
1、通过模拟真实环境中的真菌生长条件,对纺织品进行培养和观察。
2、通过观察纺织品在特定条件下的耐真菌性能,评估其抗真菌能力。
3、通过检测纺织品中真菌的生长情况,分析其抗真菌成分和机理。
纺织品抗真菌性能检测所需的设备包括:
1、真菌培养箱:用于模拟真菌生长环境。
2、纱布试验架:用于放置和固定待测纺织品。
3、显微镜:用于观察真菌的生长情况。
4、水浴锅:用于加热和恒温处理。
5、纸巾和剪刀:用于取样和预处理。
纺织品抗真菌性能检测的条件包括:
1、温度:控制在真菌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内,如22-28℃。
2、湿度:控制在真菌生长的最适湿度范围内,如85-95%。
3、培养时间:根据真菌的生长周期和检测目的确定,一般为3-7天。
4、真菌接种:选择合适的真菌菌株,如黑色曲霉、白色念珠菌等。
5、样品处理:确保样品表面干净,避免其他微生物的干扰。
纺织品抗真菌性能检测的步骤如下:
1、准备实验设备,包括真菌培养箱、纱布试验架等。
2、选择合适的真菌菌株,进行活化。
3、将待测纺织品放置在纱布试验架上。
4、将活化后的真菌接种在纺织品上。
5、将试验架放入真菌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6、在规定的时间内观察和记录真菌的生长情况。
7、分析结果,评估纺织品的抗真菌性能。
1、GB/T 18883-2015《公共场所卫生规范》
2、GB/T 2911.1-2008《纺织品试验方法 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3、GB/T 2912.1-2008《纺织品试验方法 第2部分:纺织品和服装的微生物学要求》
4、GB/T 32928-2016《纺织品 抗菌整理纺织品》
5、ISO 20743:2013《纺织品 抗菌性能的评价 第1部分:一般要求》
6、AATCC TM 100-2014《抗菌性能的评估》
7、JIS L 1902:2015《抗菌性能的评估》
8、EN 14123:2015《纺织品 抗菌性能的评估》
9、AS/NZS 4395:2017《纺织品 抗菌性能的评估》
10、ASTM E2149-10《抗菌性能的评估》
1、确保实验环境符合真菌生长的要求。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人为误差。
3、注意样品处理,避免污染和干扰。
4、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5、实验过程中注意个人防护,避免真菌感染。
纺织品抗真菌性能检测结果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真菌生长速度:观察真菌在纺织品上的生长速度,评估其抗真菌能力。
2、真菌生长面积:观察真菌在纺织品上的生长面积,评估其抗真菌性能。
3、真菌存活率:检测纺织品上真菌的存活率,评估其抗真菌效果。
4、纺织品外观变化:观察纺织品在实验过程中的外观变化,评估其耐久性。
5、纺织品微生物含量:检测纺织品上微生物的含量,评估其卫生条件。
纺织品抗真菌性能检测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
1、医疗用品:如手术衣、口罩、床上用品等。
2、运动用品:如运动服、运动鞋等。
3、家居用品:如窗帘、地毯、沙发套等。
4、服装:如内衣、袜子、休闲服等。
5、儿童用品:如儿童服装、床上用品等。
6、旅游用品:如帐篷、睡袋、旅行箱等。
7、公共场所用品:如毛巾、浴巾、地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