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热传递性能检测是一项旨在评估纺织品隔热、保温等性能的技术。通过对纺织品进行热传递性能的检测,可以了解其在不同环境下的保暖性能,对纺织品的设计、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纺织品热传递性能检测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纺织品在隔热、保温等方面的性能,为纺织品的设计、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具体包括:
1、了解纺织品在不同温度下的保暖性能。
2、评估纺织品的隔热效果,为冬季保暖服装设计提供参考。
3、控制纺织品生产质量,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4、为消费者提供科学、准确的纺织品保暖性能信息。
纺织品热传递性能检测主要基于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通过模拟人体穿着纺织品时的热传递过程,检测其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热量传递情况。具体原理如下:
1、热传导:检测纺织品内部热量传递速度和效率。
2、对流:检测纺织品表面与周围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
3、辐射:检测纺织品表面向外界散发的热量。
纺织品热传递性能检测需要以下设备:
1、热传递性能试验机:用于模拟人体穿着纺织品时的热传递过程。
2、温湿度控制器:用于控制试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3、数据采集器:用于实时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数据。
4、计算机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
纺织品热传递性能检测应在以下条件下进行:
1、试验环境温度:20℃±2℃。
2、试验环境湿度:65%±5%。
3、试验样品: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样品。
4、试验人员:具备相关检测技能的专业人员。
纺织品热传递性能检测步骤如下:
1、准备试验样品,确保样品符合国家标准。
2、设置试验机参数,包括温度、湿度等。
3、将试验样品放置于试验机中,进行热传递性能测试。
4、记录试验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数据。
5、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检测结果。
1、GB/T 11048-2008《纺织品 织物热传递性能的测定 热流法》
2、GB/T 11049-2008《纺织品 织物热传递性能的测定 对流法》
3、GB/T 11050-2008《纺织品 织物热传递性能的测定 辐射法》
4、ISO 5017:2011《Textiles — Determination of heat transfer properties — Heat flow method》
5、ISO 5018:2011《Textiles — Determination of heat transfer properties — Convection method》
6、ISO 5295:2011《Textiles — Determination of heat transfer properties — Radiation method》
7、JIS L 1094:2011《Textiles — Heat transfer properties — Methods of measurement》
8、ASTM D 6618-11《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Heat Transfer Properties of Textile Materials by the Heat Flow Meter (Hot Plate) Apparatus》
9、ASTM E 1461-11《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Heat Transfer Properties of Textiles by the Heat Balance Apparatus》
10、AATCC TM 229-2011《Test Method for Heat Transfer Properties of Textile Materials by the Heat Flow Apparatus》
1、试验前确保试验设备正常工作。
2、试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3、试验样品应无破损、无污染。
4、试验过程中应保持环境稳定,避免外界因素干扰。
5、试验数据应准确记录,以便后续分析。
纺织品热传递性能检测结果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热传递系数:评估纺织品在特定条件下的隔热性能。
2、保温性能:评估纺织品在特定条件下的保暖性能。
3、热阻:评估纺织品在特定条件下的隔热效果。
4、热平衡时间:评估纺织品在特定条件下的热传递速度。
纺织品热传递性能检测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
1、冬季保暖服装设计。
2、纺织品生产质量控制。
3、纺织品市场准入检测。
4、消费者购买决策参考。
5、纺织品研发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