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防钻绒性检测是一项评估纺织品抗绒毛脱落能力的技术。该检测旨在确保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绒毛不会轻易脱落,从而提升产品的耐用性和美观性。
纺织品防钻绒性检测的目的是为了评估纺织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抵抗绒毛脱落的能力,保证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绒毛脱落而影响穿着体验。此外,通过检测,还可以提升纺织品的质量控制,避免因绒毛脱落导致的品牌形象损害。
1、评估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抵抗绒毛脱落的能力。
2、确保产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和消费者需求。
3、防止因绒毛脱落引起的产品质量投诉和品牌形象受损。
4、为制造商提供产品改进的依据。
5、规范纺织品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纺织品防钻绒性检测主要基于对纺织品在模拟穿着条件下进行摩擦测试的原理。通过检测仪器模拟人在穿着过程中的摩擦动作,对样品进行重复摩擦,观察样品表面绒毛脱落情况,从而评估其防钻绒性。
1、使用摩擦仪对样品进行重复摩擦。
2、观察并记录样品表面绒毛脱落情况。
3、根据绒毛脱落情况评估样品的防钻绒性。
4、通过数据分析,确定样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纺织品防钻绒性检测通常需要以下设备:摩擦仪、绒毛计数器、天平、剪刀、样品夹具等。
1、摩擦仪:用于模拟人穿着过程中的摩擦动作。
2、绒毛计数器:用于计数样品表面脱落的绒毛数量。
3、天平:用于称量样品和绒毛重量。
4、剪刀:用于裁剪样品。
5、样品夹具:用于固定样品。
进行纺织品防钻绒性检测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确保样品在室温、湿度条件下稳定。
2、使用未经洗涤的样品进行检测。
3、样品表面应干净,无油污、水渍等。
4、样品尺寸符合标准要求。
5、样品数量满足检测需求。
6、操作人员需熟悉检测方法和设备操作。
纺织品防钻绒性检测的步骤如下:
1、样品准备:取一定数量的样品,去除多余线头、折痕等。
2、样品固定:将样品固定在摩擦仪的夹具上。
3、摩擦测试:开启摩擦仪,对样品进行重复摩擦。
4、绒毛收集:摩擦完成后,收集样品表面脱落的绒毛。
5、绒毛计数:使用绒毛计数器计数脱落的绒毛数量。
6、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绒毛脱落情况,分析样品的防钻绒性。
1、GB/T 18883-2015《纺织品 化学品危害控制要求》
2、GB/T 18401.5-2010《纺织品 家庭和相似用途纺织品 第5部分:耐久性标签,规格、成分和洗涤方法》
3、GB/T 2911.1-1997《纺织品 评定织物断裂强力、撕破强力和顶破强力的仪器和方法 第1部分:断裂强力》
4、GB/T 3923.1-2013《纺织品 织物撕破强力 第1部分:抓样器法》
5、GB/T 5296.4-1999《纺织品试验方法 第4部分:撕破强力试验 附件B》
6、FZ/T 01018-2007《纺织品 防钻绒性试验方法》
7、ISO 12947-2:2012《纺织品和服装耐摩擦色牢度 第2部分:试验方法》
8、AATCC TM 123-2013《纺织品和服装 织物耐磨色牢度》
9、EN ISO 12947-2:2007《纺织品和服装 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
10、JIS L 1096:2009《纺织品 色牢度 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
1、检测前应确保样品符合检测条件。
2、摩擦仪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伤害。
3、操作人员需熟悉检测方法和设备操作。
4、检测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外界因素干扰。
5、数据记录和分析应准确无误。
6、检测完成后,应及时清洗和保养设备。
纺织品防钻绒性检测结果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绒毛脱落数量:根据绒毛计数结果,评估样品的防钻绒性。
2、绒毛脱落质量:分析绒毛脱落的质量,判断样品的耐久性。
3、检测结果与标准对比:将检测结果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判断样品是否符合要求。
4、重复性:评估检测结果的稳定性,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5、准确性: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为产品改进提供依据。
纺织品防钻绒性检测广泛应用于以下场景:
1、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产品研发阶段的性能评估。
3、纺织品市场准入的检验。
4、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评估。
5、产品质量纠纷的解决。
6、企业间的产品质量对比。
7、纺织品认证机构的检测。